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病因 > 打好肠道菌群保卫战nbsp远离2型糖
打好肠道菌群保卫战nbsp远离2型糖
据年中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糖尿病总患病率是11.6%,其中男性12.10%,女性11.0%。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成人的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是50.1%,其中男性是52.1%,女性是48.1%。
老年人群、城市居民、生活在经济发达地区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更高。在糖尿病患者中,仅有25.8%的患者接受了治疗。在已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只有39.7%的患者获得良好的血糖控制。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知晓率仅30.1%,这暗示了我国糖尿病防控工作的严峻性。
肠道菌群失调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糖尿病)专家方朝晖介绍,2型糖尿病发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通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如果β细胞能代偿性增加胰岛素分泌则血糖可维持在正常水平,当β细胞功能有缺陷,对胰岛素抵抗无法代偿时,就会发生2型糖尿病。
近期的研究结果表明肠道菌群失调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人体的肠道,尤其是结肠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细菌数量可达个,各种细菌的数量相差悬殊。肠道菌群分为厌氧菌(共生型菌)、兼性厌氧菌(条件致病菌)、需氧菌(病原菌)。肠道正常菌群对人体健康是有益和必需的。肠道菌群参与人体的消化作用,将人体无法消化的食物多糖转换成单糖并提供能量。肠道菌群失衡可能是造成肥胖、糖尿病等多种代谢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脂高糖饮食,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使肠道内与脂多糖相关的菌群数量激增,诱导代谢性内毒素血症的形成,诱发炎性反应及胰岛素抵抗,从而发生糖尿病。由肠道菌群失调催化生成的脂多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
中医治疗贵在整体调和
方朝晖主任介绍,基于肠道菌群失调是糖尿病发病的新视角,结合既往中医证候学调查的研究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病因多为恣食肥甘厚味,静坐懒动,继而出现痰浊,日久化热,伤津耗液,而发消渴。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均影响脾胃的功能发挥(包括肠道菌群发生改变)。脾运化的精微物质大部分来源于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一旦肠道功能受损势必影响到脾,脾功能紊乱会出现胃肠激素水平的异常,胃肠激素水平的异常可能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因此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脾、肠关系密切。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出从“脾”论治的学说。脾居中央,以灌四傍,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同时兼顾五脏,脾运轴灵,则五脏安和,肠道条达。
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方面历史悠久。《素问·奇病论》指出其治疗“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提出选用芳香化浊之药而醒脾调肠;健脾利湿剂以健运中焦,清肠化湿;脾健以助运化,肠达清浊得分,精微物质各寻常道,则体健神爽。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优势主要在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前期的防治体现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基于“脾肠对话,整体调和”新论,通过中医药的“综合调理,温和降糖”的作用,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通过中医药“综合治疗,血管保护”的作用,降低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2型糖尿病患者GLP-1分泌水平下降,其中肠道L细胞凋亡增加是其可能的原因,因此,观察肠道菌群及肠道L细胞分泌GLP-1水平变化可以对“脾虚”致“脾瘅”和“从脾论治”预防糖尿病发生的机制作出合理解释。以方朝晖主任为主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糖尿病)团队提出假说:从脾论治的中药复方可以通过调节IGT期肠道菌群,在体内外实验保护肠道L细胞,并调节肠道L细胞GLP-1分泌功能,达到预防T2DM发生的目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认为假说明确,其涉及的研究内容创新性较强,特立项资助,以期探索中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有效途径,加快成果转化。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