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病因 > 产酶益生素群康
产酶益生素群康
产酶益生素是宝来利来生物产业集团动物微生态科技研发的结晶,历经20年市场检验,成为中国同行业市场占有率最高、应用效果最为稳定、客户口碑最好的动物微生态产品。产酶益生素融合了当今营养微生态、免疫微生态、抗感染微生态、环境微生态的最新研发成果,具有预防感染、促进生长、提高免疫、降低饲料消耗、改善养殖环境和提高产品品质等重要功效,是替代饲用抗生素的安全、高效、无耐药性、无残留、无污染的绿色生物功能性添加剂。年产酶益生素获得国家五部委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
产酶益生素.群康=产酶益生素+功能性益生元
产酶益生素群康系列产品成分产酶益生素群康系列产品在产酶益生素基础上复合了功能性益生元,确定了2株枯草芽孢杆菌、1株地衣芽孢杆菌、4株乳酸菌、1株酵母菌、1株丁酸梭菌的代谢产物和功能性益生元为主导成分的微生态复合产品。在机体内代谢可产生多种消化酶、B族维生素、有机酸和抗菌物质,还可生成多种未知促生长因子等。第四代产品特别强化了肠道产酶、产酸、抗感染和粘膜免疫等功能。普通品活菌总数:2.0×CFU/g,拌料型添加比例0.1-0.2%。
精品饮水剂活菌总数:1.0×CFU/g,g兑水0-kg。
产酶益生素群康系列产品特点及功效1.预防耐药性病原菌和混合感染调节家禽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提高免疫机能,保持肠粘膜屏障和改善肠道免疫屏障,建立家禽机体健康的良性循环,有效预防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耐药性病原菌,防止内源性感染、二重感染和混合感染,对病毒性疾病也有协防效果。2.提高饲料转化率并降低饲料成本在家禽体内可代谢产生大量消化酶类,优化肠道的多酶消化体系,并参与蛋白质代谢、能量代谢、矿物元素代谢和维生素的代谢,还产生较多的B族维生素,有机酸和未知促生长因子。在饲料营养相对不足时,改善饲料的效果尤其显著。3.提高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促进家禽的生长速度;改善蛋壳质量、颜色、延长产蛋高峰期,提高中后期产蛋率;提高种鸡的合格种蛋数;降低鸡蛋的胆固醇含量,改善禽产品的产品质量。4.优化生态环境和降低环境污染降低舍内氨气、臭气等污染气体的浓度达60-95%,减少污染环境,有效预防各种呼吸系统疾病。5.是生产健康食品和有机食品的重要保障。1、本品可与不建议与抗生素等化学药物混合使用。2、本品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流动性,可与淀粉、葡萄糖常规辅料、载体混合均匀。3.本品不建议添加到液体剂型中,饮水型可在现场溶解使用。
产酶益生素融合了当今营养微生态、免疫微生态、抗感染微生态的最新研发成果,具有预防动物感染、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动物免疫、降低饲料消耗、改善养殖环境和畜产品品质等重要功效,是替代饲用抗生素的安全、高效、无耐药性、无残留、无污染的绿色生物功能性添加剂。产酶益生素第4代产品强化了肠道产酸、粘膜免疫。
以2株枯草芽孢杆菌、1株地衣芽孢杆菌、4株乳酸菌、1株酵母菌、1株丁酸梭菌及其代谢产物为主导成分。在机体内代谢可产生多种消化酶、B族维生素、有机酸和抗菌物质,还可生成多种未知促生长因子等。
活菌总数:浓缩精品CFU/g普通品:CFU/g
1.预防耐药性病原菌和混合感染
调节畜禽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提高动物的免疫机能,保持肠粘膜屏障和改善肠道免疫屏障,建立动物机体健康的良性循环,有效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耐药性病原菌,防止内源性感染、二重感染和混合感染,对病毒性疾病也有协防效果。
2.提高饲料转化率并降低饲料成本
在动物体内可代谢产生大量消化酶类,优化肠道的多酶消化体系,并参与蛋白质代谢、能量代谢、矿物元素代谢和维生素的代谢,还产生较多的B族维生素,有机酸和未知促生长因子。在饲料营养相对不足时,改善饲料的效果尤其显著。
3.提高生产性能和肉品质
促进肉鸡、仔猪、犊牛、鱼虾等动物的生长速度;改善家禽蛋壳质量、颜色、延长产蛋高峰期,提高中后期产蛋率;提高种鸡的合格种蛋数,母猪离乳小猪总重;降低肉蛋奶的胆固醇含量,提高猪肉持水力,改善畜产品的质量。
4.优化生态环境和降低环境污染
降低舍内氨气、臭气等污染气体的浓度达60%–95%,减少环境污染,有效预防动物各种呼吸系统疾病。
5.是生产健康食品和有机食品的重要保障
菌种之一:枯草芽孢杆菌N9-1-35的作用
产酶益生素中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Ehrenberg)Cohn)
N9-1-35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特别是蛋白酶的产生能力,目前则达到个国际单位,快速产酶期提前4小时。可以提高动物对饲料尤其是蛋白的消化能力,提高饲料转化率5%以上。
此外,N9-1-35在消化道中具有生物夺氧和降低消化道氧化还原电位的作用,起到扶持肠道正常优势菌群和抑制病原菌的作用。
菌种之二:枯草芽孢杆菌B和地衣芽孢杆菌的作用
这两种芽孢菌均可以产生具有抑菌能力的多肽类细菌素,可调整菌群失调达到治疗的目的,并具有独特的生物夺氧作用机制,能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有效预防腹泻和便秘的发生。
菌种之三:四种乳酸菌的作用
产酶益生素中含有四种乳酸菌(lactobacillus),分别为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嗜热链球菌,特定产品中还可能添加鼠李糖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乳酸菌活菌可以定植于肠道粘膜,起到定植占位和竞争性排斥作用,乳酸菌具有粘膜免疫刺激作用,可以提高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此外,乳酸菌在消化道代谢产生大量的乳酸、乙酸等酸性物质,有效降低消化道后段的pH值,抑制大肠杆菌等致病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乳酸菌还可以代谢产生细菌素选择性抑制病原菌。
这四种乳酸菌经过多年选育,具有耐胃酸、耐胆盐、耐颗粒饲料高温制粒的能力,到达肠道的存活率保证在70%以上;两株乳酸杆菌还具有较强的肠壁粘附能力,其肠道定植力超过85%以上。
菌种之四:一株酵母菌和丁酸梭菌Cb-2代谢产物的作用
酵母菌具有一定的益生菌功能,还通过自身细胞壁成分刺激肠道粘膜免疫功能。丁酸梭菌(Clostridiumbutyricum)产生丁酸、乳酸等,抑制致病菌和腐败菌的生长,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减少胺类、吲哚、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产生。
丁酸梭菌产生的丁酸是肠上皮细胞修复和再生的主要营养物质,能促进畜禽肠道的发育,增强消化吸收能力,具有促进粘膜免疫的功能,有效预防顽固性腹泻。丁酸梭菌还有增进采食的功效。
1.形成优势种群
动物微生态制剂扶持优势菌群,抑制致病性细菌定植、繁殖和生长,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治理肠道菌群失调。
2.降低氧化还原电位
产酶益生素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能消耗肠道内的氧气,造成厌氧环境,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的生长,限制了有害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增殖,从而使失调的菌群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病促生长的目的。
产酶益生素中的乳酸菌可降低肠道pH值和肠道氧化还原电位,有利于Fe2+的吸收,有利于乳糖、酪蛋白水解物磷肽、有机酸等成分的吸收,肠道低氧化还原电位还能促进Ca2+及维生素D的吸收,辅助治疗或预防缺铁性贫血,缺钙等营养代谢疾病。
3.肠道粘膜定植抗力
产酶益生素中的乳酸菌具有很强的肠道粘膜定植能力,并且在肠道菌群处于紊乱的情况下形成优势种群和定植抗力,此外还可以扶持肠道正常的原籍菌群,促进原籍菌群的定植抗力作用。
4.生物拮抗与抗感染
抗感染微生态制剂产酶益生素,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病原菌的机理:1、造成限制病原菌生长的环境,主要是乳酸、乙酸、丙酸、丁酸的作用,降低肠道pH。2、竞争细菌受体位点,由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定植抗性降低,生物拮抗作用和屏障作用减弱,必须应用抗感染微生态制剂来竞争占位并帮助正常菌群恢复优势种群地位。3、竞争氧和营养成分,抗感染微生态产酶益生素的耗氧能力很强,可在肠内造成厌氧环境,不利于有害需氧菌。4、分泌抑菌物质。
5.促进肠道粘膜免疫
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和营养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也是动物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正常菌群对宿主的粘膜免疫系统发挥重要作用。产酶益生素中的乳酸菌和酵母菌细胞壁对激活宿主的粘膜免疫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6.改善肠道营养
产酶益生素通过调控作用并亲自参与动物消化道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可以显著的提高饲料转化效率,特别是对低营养浓度饲料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7.肠道酸化作用
肠道益生菌如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等在肠道代谢产生乳酸、乙酸、丙酸、丁酸等酸性物质,降低肠道pH值,据报道,pH值每下降0.1,饲料报酬可以提高3%。
8.清除毒素
产酶益生素可以通过竞争占位、拮抗作用、增强粘膜免疫、提高肠道产酸能力等方面来抑制腐败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减少氨气、硫化氢、胺、苯酚、吲哚、粪臭素等毒素含量,保护动物健康。
产酶益生素可提高能量和蛋白消化率5-10%,提高钙磷利用率10%
产酶益生菌中的芽孢杆菌具有很强的蛋白酶、淀粉酶活性,促进蛋白质分解为多肽、小肽、氨基酸,分解淀粉等多糖为葡萄糖,可弥补家禽内源酶的不足。乳酸菌还可在肠道代谢产生乳酸、乙酸、丙酸,使肠道PH值下降,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产酶益生素通过代谢调控作用参与消化道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可提高能量和蛋白消化率5-10%。
产酶益生素还剩分泌一定比例的NSP酶,如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果胶酶等,消化家禽自身无法分解的纤维素和NSP,经试验测定,产酶益生素可提高饲料能值约/千克。此外产酶益生素的合成过程以及矿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大肠和盲肠中的微生物活动可提供动物微生物需要量的25-35%,提高钙、磷的消化吸收率分别为11%和8%。
家禽肠道PH值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生长的影响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生长繁殖最适PH为7.2-7.4,酸性环境不利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生长繁殖,宝来利来生物研究院研究表明,后肠段PH值每下降0.3,大肠杆菌总数则降低10倍左右。乳酸菌在消化道的后段产生大量的乳酸、乙酸、丙酸等酸性物质,可使后肠段PH值下降0.3-0.5,相应的大肠杆菌总数也下降一个数量级,即下降10倍。
预防肠道感染的“保护神”——菌膜屏障
产酶益生素群康抗感染机理:1、制造限制病原菌生长的环境,主要是乳酸、乙酸、丙酸、丁酸的作用,降低肠道PH值。2、竞争细菌受体位点,由于家禽肠道正常菌群的定植抗力降低,生物拮抗作用和屏障作用减弱,必须应用抗感染微生态制剂来竞争占位并帮助正常菌群恢复优势种群地位。3、竞争氧和营养成分,抗感染微生态产酶益生素的耗氧能力很强,可在肠内造成厌氧环境,不利于有害需氧菌生长。4、分泌抑菌物质。
家禽的微生态平衡被打破,则会发生感染。感染可分为自身感染、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导致家禽肠道菌群失调的因素很多,如抗生素、环境中病原菌、惊吓、转群、炎热和寒冷、注射疫苗、水污染、刺激性气体等,都可以影响菌群平衡。
为什么用了产酶益生素,粪便臭味减轻了?
后肠道低PH值可控制腐败菌的异常发酵,减少腐败菌发酵产生内毒素和有害气体浓度。产酶益生素对养殖环境污染的改善作用:①应用产酶益生素的禽舍内氨气、H2S、CO2等有害气体的浓度明显降低,据测算可使氨气浓度下降60%-95%;②家禽粪便内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的数量明显减少;③降低N、P等排泄量,减少N、P对地表的水污染。
粘膜免疫有望取代针头注射?
哈佛大学医学院粘膜免疫实验室最新研究成果
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和营养物质交换的场所,也是动物最大的免疫器官。动物的肠粘膜面积巨大,约2倍于皮肤的表面,粘膜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大量抗原,担负重要的免疫功能。肠黏膜免疫是全身免疫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全身70-80%的免疫来源于肠道。为了抵抗致病微生物及病毒对肠道粘膜透,动物都有健全的肠细胞的粘附和穿透,动物都有健全的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在肠粘膜下层有许多潘氏结和免疫细胞,其中的浆细胞能过分泌sIgA到肠粘膜表面,对提高宿主的抗能力,抵御病原微生物起重要作用。
此外,动物还构建了有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及外分泌腺等组成的全身免疫网络,免疫应答产生的免疫细胞可以从一处粘膜游走到另一处粘膜。如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对某种大肠杆菌产生的sIgA,在呼吸道粘膜也可以检测到。这为微生态制剂经口服方式有效治疗呼吸道的耐药性致病菌提供了一种途径。肠道正常菌群对宿主的粘膜免疫系统发挥重要作用。宝来利来生物研究院研究发现,产酶益生素中的乳酸菌和酵母菌细胞壁对激活宿主的粘膜免疫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应用2周后肠道sIgA分泌量可以提升30-50%。
白癜风食疗方法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