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病因 > 揉腹祛百病腹部软如棉百病都不缠
揉腹祛百病腹部软如棉百病都不缠
“仙人揉腹”是《证治全生》中收录的一种自我按摩法,由于它简便易行而又疗效显著,故在民间很早就有手抄本流传。本书编著之一刘从生便是根据手抄本中介绍的方法治好自己多年的疾病的。后来,他又把这种方法介绍给一些亲朋好友,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治病健身的效果。此次出版,是根据《证治全生》中的原文重印的。为方便读者,本书编著者还用现代汉语对原文进行了翻译。
目录
1、“仙人揉腹”治好了我的心脏病(代前言)
2、“仙人揉腹”按摩法
3、附:“床上八段锦”中的一些自我按摩法
“仙人揉腹治好了我的心脏病
(代前言)
过去我的心脏有间歇、早搏的现象。当时不太在意。从年5月份开始,我感到心脏早搏的次数逐渐频繁起来。每天的有数十次,当时我上班是三班倒,每次值夜班后的第二天,心里更觉得闷得慌,头上直冒虚汗。医院看病,医院的马大夫,马大夫询问了一下病情,并进行了检查,说我是心律不齐,可能是休息不好,叫我吃些安定药片。服了一段时间药,仍不见效,胸闷、早搏仍时常发生。医院、医院内科诊治,大夫仍然开药治疗,用心得宁、心得安、乳酸心可定等,但仍然没有消除我的病症。我又四处求教名医,也不能解决问题。铁路分院周主任叫我做一下心电图,但不犯病时又抓不住心脏的病变。由于疾病总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我一度很苦恼,心想,人的心跳平常是感觉不到的,为什么我自己总有感觉呢?那时期无论是工作中还是休息时、心脏总是出现连跳现象最严重的时候一分钟出现3-4次早搏。经过多次做心电图,最后确定我是窦性心律不齐、心肌缺血,大夫教我服用氯化钾,然而病仍未好转。那时我的胃口也不好,经常胃痛,还伴随着腰酸腿痛,浑身上下都不好受,简直是病魔缠身了。到了年,我已经45岁由于体弱多病,每天精神不振,情绪低落,耳闻目睹一些中老年人因心脏病导致死亡的事情,精神压力很大。
由于还不甘心病倒下去,我开始注意有关心脏病方面的医学资料,到书店买来一些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书籍。说句心里话,那时我真有些怕死,人正在中年,家庭生活又正在好起来,早早死去太可惜了。但自己有病。又久治不愈,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只好由它去了。
就在我苦恼万分、无可奈何的时候,我二弟回家告诉我,他的老岳父年已九旬,老人家在年轻时获得一本手抄的医书,名叫《证治全书》。书中介绍了“仙人揉腹”的方法;老人家年轻时也有心脏病,后来就是用“仙人揉腹”的方法把心脏病治好的,现在活到了90多岁还坚持“揉腹”呢。我听了喜出望外,急忙借来此书,照书中介绍的方法开始按揉。奇迹发生了!不到一个月时间,我感到胸不闷了;三个月后早搏现象明显减少,半年左右基本消失;而且我的胃痛、腰腿痛也随之消除了,精神也越来越好。我坚持揉腹一年多后、医院做心电图检查,结果一切恢复正常。我心中十分喜悦,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没想到这“仙人揉腹”把我的心脏病治好了!
这几年我除了自己坚持“揉腹”之外,还将这种方法介绍给了我的亲朋好友。数十人的实践表明,这种“揉腹”的方法非常神妙,操作简便,又治大病。此外,“仙人揉腹”是在睡觉前、起床前进行,既不花钱,也不费什么气力,很容易坚持。有这样好的健身方法,我想到应该进一步整理发掘,把它介绍给更多的人,使大家受益。有病者治病,无病者保健。由于我的文化水平有限,就请到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系刘天君老师一起来完成这项工作。人民体育出版社的编辑李建章同志对出版这本小册大力支持,认为这是件有功于世的好事。
在“仙人揉腹”的基础上,这本小册子中还附了“床上八段锦”中的一些片段,包括浴头、浴臂、搓腰眼、浴腿和搓脚心。这些内容和“仙人揉腹”配合起来做,可使全身主要部位都得到按摩、健身治病的效果会更好。这也是后来摸索出来的经验
几年来的多方面实践使我深深相信,只要按上述方法坚持锻炼,各位读者的身体一定会越来越健康。
“仙人揉腹”按摩法
原文
燕台方道者,不知纪年,偕之游者,辙(疑为“则”刘)言与其祖父相习,约近百年人物也。多力,声如钟。七尺,挺坚,撼之若铁。戏者以长绳系其腕,令十余人拽之。彼引手,十余人制而前。以二指钩二人,悬而起。行如飞,追者莫能及。常一刻往通州市饼,行四十余里归,饼犹炙手,人皆称为地仙云。余少年多疾,药饵导引凡可愈疾者,无不遍访。最后始识方君。凡游戏玩弄之术试其技能者不俱述。盖余以却病为急第,求指示一二延年之方。方君曰:“吾道之妙,医不假药,体乎易简之理,合乎运行之数,天以是而健行,人以是而长生,岂第却病已乎?”虔求其方,语以揉腹一法。妙合阴阳,中按节度。余循习行之,疾果渐减。后以此法语亲交中病者,无不云有奇效,即方君之瑰奇伟异,群目为神仙中人者,亦率由此。余不敢自秘,绘图列说,附之歌厥(当为“诀”刘),以广其传,既不昧平日之得力,亦欲世人共登寿域云尔。
语译
燕合(即黄金台又称贤士台、招贤台,燕昭王为接待贤士而筑,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有一位姓方的道人,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有多人年纪,同他在一起的人们都说这位道人与他们的祖父相识,大概是一百来岁的人了。方道人力大无穷,说话声如洪钟。他身高约有七尺,挺拔健壮,推他的身体就象推铁塔一样不可动摇。有人玩笑地要试试他的力气,拿来一根长绳捆在他的手腕上,然后让十多个人用力向后拽这根绳子,一拉手,那十多个人就都被拉向前来。他还能用两个手指钩住两个人,把他们钩起来,离开地面。方道人健步如飞,没人能追得上。他常常在转眼之间前去通州买饼,步行四十多里归来,饼仍然烫手,为此人们都称他为地仙。我从小多病,以药物、食疗、练气功等各种方法治病的高手,我全都尽力拜访过。最后才认识了方道人。人们用各种方法试探方道人神奇技能的故事,这里就不多说了。因为我急于治病,便恳求方道人传授一二个健身的方法。方道人说:“我的方法高妙之处在于治病不用药物,体察《易经》的道理,合乎运化的规律,自然界靠了这些而生机蓬勃,人靠了这些而益寿延年.,哪里仅仅是治病呢!”我虔诚地向他求取治病的方法,方道人便把揉腹的方法告诉了我。这个方法之妙合于阴阳的道理而又极有分寸。我按要求逐步去做,疾病果然渐渐痊愈。以后我把这个方法告诉亲朋好友中体弱多病的人,他们学做了之后也都有极好的疗效、就是方道人那些奇异超人之处,被众人看成是神仙一般的地方,也完全是得益于揉腹的方法。我不敢把这个方法秘密隐藏起来,据为已有,于是绘出示意图,写出说明文字,附上歌诀,以使它广为流传。这样,既是为了我一生中得力的健身方法不被埋没,也是希望大家都能获得长寿。
原文
第一图、以两手中三指由心窝、由左顺揉团转二十一次,右逆亦团转二十一次。
语译
第一图,用两手中三指按在心窝(剑突下凹陷处)部,而后自左向右顺着转圈揉按二十一次,再自右向左反着揉按二十一次。(图1)
原文
第二图,以两手中三指由心窝顺揉而下,且揉且走,至脐下高骨为度。
语译
第二图,用两手中间三指从心窝部向下顺揉,一边揉一边走,揉至脐下耻骨处为止。(图2)
原文
第三图,以两手中三指由高骨处向两边分揉而上,且揉且走,至心窝两手交接处为度。
语译
第三图,用两手中间三指从耻骨处处分别向两边揉,一边揉一边走。揉至心窝部两手汇合处为止。(图3)
原文
第四图,以两手中三指由心窝向下直推至高骨二十一次
语译
第四图,用两手中间三指从心窝部向下直推至耻骨处二十一次。(图4)
原文
第五图,以右手由左绕摩脐腹二十一次,又以左手由右绕摩二十一次。
语译
第五图,用右手从左边转圈揉按脐腹部二十一次,再用左手从右边转圈揉按二十一次。(图5)
原文
第六图,以左手将左边软肋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捏定,用右手三指自左乳直推至高骨二十一次。毕,又于右边亦照左捏推。
语译
第六图,用左手把左助下腰肾处——拇指向前,余四指托后——稍用力捏定,用右手中间三指从左乳处向下直推至大腿根部二十一次。完了,再按此法捏推右边(图6)
原文
第七图,将前工(功)做毕,遂趺垒,以两手大指押(疑为“压”刘)子(疑为“于”刘)纹,四指拳曲,分按两膝上。两足十指亦稍钩曲,将胸肩自左转前、由右归后摇转二十一次;毕,又照前自右摇转二十一次。前法如摇身,向左即将胸肩摇出左膝,向前即摇伏膝上,向右即摇出右膝;向前弓腰后撤,总以摇转满足为妙,不可着意用力。
语译
第七图,做完前面各节后,起身趺坐(亦称“双盘”,即双足交叠而坐。双盘有困难者也可采用“单盘”或自然盘坐姿势)两手拇指尖压住无名指根部横纹,余四指自然弯曲,分按在两腿膝盖上,双脚十趾也稍弯曲,然后以肩胸部自左向前、由右向后摇转二十一次;完了,再按前法自右向前、由左向后摇转二十一次。前面的方法如图摇转身体,摇转时,向左即将肩胸部摇出左膝,向前即接伏于膝上,向右即摇出右膝;无论向前弓腰还是向后撤身,都应以摇转充分为准,不能着急用力(图7、8)
原文
凡做此工(功,下同),须凝神净虑。于矮枕上平息正身仰卧,齐足屈足,十指轻揉缓动,将六图按次做完为一度。每逢做工时,连做七次毕,遂起坐摇转二十一次。照此清晨睡醒时做为早课,午中为午课,晚间临睡时做为晚课。每日三课为常,倘遇有事,早晚两课必不可少。初做时一课三度,三日后一课五度,再三日后一课七度。无论男妇皆宜,唯有孕妇忌之。
语译
凡做此项揉腹功夫,必须集中精力,排除杂念,在放矮枕卧具上平铺席子端正身体仰卧在上面。双脚并齐。足心少许弯曲,手指轻轻揉按,缓缓移动,将前六图所示动作依次做完为一遍。每做此功夫时,连续做七遍完了,就坐起来按图七所示动作摇转二十一次,照这样清晨睡醒时做功叫早课,中午做功叫午课,晚上临睡时做功叫晚课。通常每日应做早中晚三课,如果遇到事情繁忙的日子早晚两课也必须坚持。开始做此功时,一课做三遍,三天之后一课做五遍,再过三天后一课做七遍。此揉腹功夫男女均适宜,只是孕妇不可做。
原文
图全则理备,生化之微更易见也。天地本乎阴阳,阴阳主乎动静。人得是理以有生,合乎动静,可以长生。人为七情六欲之所牵,任意肆行。错乱阴阳,乖违动静,以致种种病生,寿命短促,不得尽其天年,比比然也。盖人身一阴阳也,阴阳一动静也;动静合一。气血和畅,百病不生。如过动伤阴,阳必偏胜;过静伤阳,阴必偏胜。且阴伤而阳无所养,阳必伤也;阳伤而阴无所附,阴亦伤也。既伤矣,生化变化之机以塞,非用法以导之,则生化之源无由启也。“仙人揉腹”工夫,以动化静,以静运动。正是一动一静,合乎阴阳,顺于五行。发其生机,神其变化,故能充实五脏,大长气血,益精神,添精髓,开胃,健脾,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升清降浊,去旧生新,驱外感之诸邪,消内生之百症。补不足,泻有余,消长之道,妙应无穷,何须籍药炼丹,自有返老还童之实效焉尔。
语译
图画得齐全,道理就显得更加完备。生长运化的微妙也就更显而易见了。天地发源于阴阳,阴阳主宰于动静。人得阴阳之理而有了生命,合乎动静就可以益寿延年。人都要受七情六欲的影响,如果由着性儿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使阴阳错乱,动静失调,就会引起种种疾病,缩短寿命,活不到自然的寿数,这种情况到处都是。人身是阴和阳的统一,阴阳是动和静的统一;动静合一则气血调和通畅,百病不生。如果过动伤阴,阳必然偏胜;过静伤阳,阴必然偏胜。而且,阴伤则阳无法得到补养,阳也势必受到损害;阳伤则阴无所附,阴也必然受到损伤。(原文无,刘补)阴阳既然已经受到损伤,生命的生长变化过程就会被阻碍,如果不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疏导,那么生长变化的源头便不能开启。“仙人揉腹”的功夫是动中求静,静中求动,正是一动一静,合于阴阳之理,顺乎五行规律。使其生机得以开启,使其变化更加神奇,所以能够充实五脏,大补气血,增益精神,填精神髓,开胃健脾,通和上下,调和阴阳。升清将浊,去旧生新,驱除外感的各种邪气。消除内生的各种病症。补不足,泻有余,消长变化,其妙无穷,何必再去服药炼丹,自有返老还童的实际效果啊!
附:“床上八段锦中的一些自我按摩法
浴头
两手掌心按住前额,稍用力向下擦到下颌,再翻向头后两耳上,轻轻擦过头顶,还到前额,这是一次;共擦十几次。(图9,10)
接着,用十指指肚或指甲均匀地轻揉整个头部的发根10~20次。然后用两拇指由太阳穴附近向头上部捋;将至头顶后,即五指靠拢向下捋,捋到项部,算做一次。这样捋十几次,有助于降低血压。如血压过高,可加捋30~70次左右。(图11、12、13)
头为一身之主宰,依中医理论来说.是诸阳所会,百脉所通,因此要特别注意加以养护。浴头功,可以促进诸阳上升,百脉调和,气血不衰,故久做浴头功的人至老面色仍红润,不生皱纹。
毛发的毛囊和血管末梢相连接,轻轻揉发能改善头部末梢血液循环,既能疏散血过多的充血现象,有助于防止脑溢血,又能引血上行,克服脑贫血等症。又由于揉发能直接活跃其生理机能,所以常揉发还有可能使发落重生。
浴臂
右手掌紧按左手腕里面,然后用力沿臂内侧向上擦到肩膀;再翻过肩膀,由臂外侧向下擦左手背。如此往复共擦十几次(图14、15)。
然后换从左手如上法擦右臂十几次。
臂部有三个重要关节,正当经络脉路的要道、故稍有不适,就会影响全身活动。浴臂功能促使关节灵活,防止关节发炎,并能通经活络,防止膀臂酸痛。
患寒臂痛者,可加做此功,次数可增加到几十次,甚至几百次,疗效比较显着。但因发炎而臂部热肿痛者,不可做此功。
搓腰眼
两手对搓发热以后,紧按腰眼,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分,然后再搓回到两臂后屈尽处,这是一次,共用力搓30几次。(图16)
腰眼位居带脉(即环绕腰部的经脉)之中,也是肾脏所在部位,最喜暖恶寒。用掌搓腰之后,势必发热,这样就不仅温暖了腰眼。而且可以增强肾脏机能,疏通带脉,久练到老,腰直不弯,并且可防腰痛。有人腰痛,搓到几百次,汗出方止,收到了一定疗效。
浴腿
两手先紧抱一侧大腿根,用力向下擦到足踝,然后擦回大腿根。如此上下来回擦十几次(一上一下为一次)。两腿擦法相同(图17)。对这种擦法如感觉不便,也可大腿小腿分开来擦。
腿是负担上体的骨干,有三个关节,且是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的经络要路。因此,浴腿功可使关节灵活,腿肌增强,有助于防止腿疾,增强步行能力。
搓脚心
两手搓热,然后搓两脚心各80多次。(图18)
脚心属于足少阴肾经。此经起于脚心,止于胸上部,是浊气下降的地方,所以搓此处可导引肾脏虚火及上身浊气下降,并能舒肝明日。洗脚后顺便搓脚心,效果尤大。
揉腹保健法转载
本文为笔者发表在年《糖尿病天地》杂志上的养生文章,兹丰富如下,供大家参考!
揉腹保健法又称为“内壮法”,即通过一整套简单有序的轻柔按摩方法,使内脏元气汇聚,气血运行通畅,而达到“内气强壮”的目的。本套揉腹法本名“仙人揉腹”法,与一般的局部揉腹方法不同,该方法可以全面的打通中、下二焦,联通整个腹部的经络,健身效果非凡,故此得名“仙人揉腹”。
仙人揉腹又称“延年九转法”,据雍正年间长白人颜伟记载:
“燕台(即黄金台,又称贤士台、招贤台,燕昭王为接待贤士而筑,故址在今河北易县东南)有一位姓方的道人,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有多大年纪,同他在一起的人们都说,这位道人与他们的祖父相识,大概是一百来岁的人了。方道人力大无穷,说话声如洪钟。他身高约有七尺,挺拔健壮,推他的身体就象推铁塔一样不可动摇。有人玩笑地要试试他的力气,拿来一根长绳捆在他的手腕上。然后让十多个人用力向后拽这根绳子,一拉手,那十多个人就都被拉向前来;他还能用两个手指钩住两个人,把他们钩起来,离开地面。方道人健步如飞,没人能追得上。他常常在转眼之间前去通州买饼,步行四十多里归来,饼仍然烫手,为此人们都称他为地仙。我从小多病,以药物、食疗、练气功等各种方法治病的高手,我全都尽力拜访过,最后才认识了方道人。
人们用各种方法试探方道人神奇技能的故事,这里就不多说了。因为我急于治病,便恳求方道人传授一二个健身的方法。方道人说:“我的方法高妙之处在于治病不用药物,体察《易经》的道理,合乎运化的规律,自然界靠了这些而生机蓬勃,人靠了这些而益寿延年,哪里仅仅是治病呢!”我虔诚地向他求取治病的方法,方道人便把揉腹的方法告诉了我。这个方法之妙合于阴阳的道理而又极有分寸。我按要求逐步去做,疾病果然渐渐痊愈。以后我把这个方法告诉亲朋,好友中体弱多病的人,他们学做了之后也都有极好的疗效。就是方道人那些奇异超人之处.被众人看成是神仙一般的地方,也完全是得益于揉腹的方法。我不敢把这个方法秘密隐藏起来,据为已有,于是绘出示意图,写出说明文字,附上歌诀,以使它广为流传。这样,既是为了我一生中得力的健身方法不被埋没,也是希望大家都能获得长寿。”
文中的方道人就是清代康雍年间著名养生家方开,他是清代安徽新安(歙县)人,他所创编的“仙人揉腹法”,对保养身心、消除疾病有奇效。体弱多病的颜伟正是向方道人学习了该法并坚持练功常年不间断,身体才一天天好起来。亲友们都说此功有奇效,于是“仙人揉腹法”在民间广为流传。
附原文:
燕台方道者,不知纪年,偕之游者,辙言与其祖父相习,约近百年人物也。多力,声如钟。七尺,挺坚,撼之若铁。戏者以长绳系其腕,令十余人拽之,彼引手,十余人制而前。以二指钩二人,悬而起。行如飞,追者莫能及。常一刻往通州市饼,行四十余里归,饼犹炙手,人皆称为地仙云。余少年多疾,药饵导引凡可愈疾者,无不遍访,最后始识方君。凡游戏玩弄之术试其技能者不俱述。盖余以却病为急第,求指示一二延年之方。方君日:“吾道之妙,医不假药,体乎易简之理,合乎运行之数.天以是而健行.人以是而长生,岂第却病已乎?”虔求其方,语以揉腹一法。妙合阴阳,中按节度。余循习行之,疾果渐减。后以此法语亲交中病者,无不试有奇效。即方君之瑰奇伟异,群目为神仙中人者,亦率由此。余不敢自秘,绘图列说,附之歌厥,以广其传,既不昧平日之得力,亦欲世人共登寿域云尔。
仙人揉腹方法:
预备势:在保暖的前提下,脱衣松裤,正身仰卧在床上,最好能够枕在矮枕上,全身放松,凝神静虑,调匀呼吸,舌抵上腭,意守丹田。
第一式:按摩心窝部两手缓缓上提,在胸前两手中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对接并按在心窝部位(即胸骨下缘下柔软的部位,俗称心口窝的部位),由右→上→左→下按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按摩21次。(图1)
第二式:回环按摩腹中线及腹两侧以两手中三指由心窝顺摩而下,即一边顺时针转动按摩一边往下移,移至脐下耻骨联合处(即小腹下部毛际处),再以两手中三指由耻骨处向两边分开,一边按摩一边向上走,两手按摩回到心窝处,两手交接而止。循环做共21次。(图2、图3)
第三式:推按腹中线部位以两手中三指相接,由心窝腹中线部位推下,直推至耻骨联合处,共21次。(图4)
第四式:右手绕脐腹按摩以右手由右→上→左→下按顺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图5)
第五式:左手绕脐腹按摩以左手由左→上→右→下按逆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次。(图6)
第六式:推按左侧胸腹。左手做叉腰状,置左边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右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左侧腹股沟(俗称大腿根)处,连续推按21次。(图7)
第七式:推按右侧胸腹。右手做叉腰状,置右边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左手中三指按在右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右侧腹股沟(俗称大腿根)处,连续推按21次。(图8)
第八式:盘坐摇转。改为盘坐势,两手拇指在里,四指收拢,握捏成拳(道家称为“握固”),分别轻按两膝上,全身放松,足趾微向下屈。上身微往下俯,进行缓缓摇动。先自左向前、向右、向后、按顺时针方向摇转21次;然后自右向前、向左、向后、做逆时针方向摇转21次。摇转的幅度宜大,如摇转向左时,应将胸肩摇出左膝;摇转向前时,宜将上身摇伏膝上;摇转向右时,应将胸肩摇出右膝;摇转向后时,上身宜尽量往后倒。摇转以满足为妙,但又不可心躁图速,着意急摇。(图9)
练习次序:
将一至七式依次作完为一遍,每次应连作7遍。作完后,起身盘坐,按第八式摇转,左右各21次。
注意事项:
1.练功前一般要求解开衣裤,以直接揉摩为宜。姿势第一至第八节,以正身仰卧为主。
2.揉腹时必须凝神静虑,动作轻松、柔软、缓慢的的运动,不能用拙力,保持呼吸匀畅,切忌闭气着力。摇转上身时不可过快过急,练功后应自感轻松舒适、无疲劳感为度。
3.依次做完前七节为1度,每次可做2—3度,最后以第八节摇身毕,初练功者早晚各做一次,不可间断,只要持之以恒,必见成效。每次如认真作,大约需要三十分钟,越慢越好。倘遇有事,早晚两次必不可少。
4.练功期间,由于胃肠臑动增强等生理功能的变化,常会出现腹内作响(肠鸣音)、嗳气、腹中温热或易饥饿等现象,这属正常的练功效应,可顺其自然,无须作任何处理。
5.凡腹内患有恶性肿瘤、内脏出血、腹壁感染及妇女妊娠期间均不宜练此功。
揉腹效验:
1.腹部温热:一般认真作到第六到七遍时会感到腹部温暖,这是内气汇聚的表现。
2.胃肠蠕动有声:坚持揉腹,动作熟练后慢慢每次都会出现胃肠蠕动的感觉,有时甚至别人也能听到你肚子“汩汩”的声音,这是内气汇聚后运行通畅的表现。
3.头脑清爽愉快:认真作完揉腹保健法,会感到明显的头脑轻松,疲劳感一下子消失,因为揉腹可以使中焦气健运,清气上升,头脑轻松。
4.排除宿便:揉腹后可能出现大便黑臭、或者拉肚子、肚子疼等表现,这是内气汇聚攻冲宿疾、排出胃肠毒素的表现。
5.食欲改善:胃口变好,消化吸收功能增强。身体瘦弱者体重会增加;虚胖者身体会变得结实,肚子赘肉消失,腹部有弹性,这是元气汇聚充沛的表现。
6.面色光润、身体健壮:坚持锻炼揉腹,面色会变得越来越光彩,皮肤细嫩,身体强壮,因为长期揉腹可以使内脏血运丰富,内分泌协调,内脏元气充盛自然面色红润,身体强壮。
养生机理:
中医学角度:
中医学认为,“背为阳,腹为阴。”腹部是五脏六腑所居之处,有肝、脾、胃、胆、大肠、小肠、肾、膀胱等脏器分布,因而腹部被喻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本保健法与普通的揉腹方法不同,不仅将上脘、中脘、下脘三穴打通,而且揉法一直沉到丹田,将中焦和下焦连成一片,通过圈揉和回环晃海,横向联通足阳明胃肠、足太阳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和任脉等经脉,使整个腹部的内脏得到运动。使内气迅速汇聚运行,坚持揉腹法,自能“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证,补不足,泻有余,消食之道,妙应无穷,有却病延年实效耳。”本功法属于强壮功法,通过培护脾肾达到补气益精的目的,因此常练此功,有助于治疗肺结核、高血压、神经衰弱、慢性肝炎、遗尿、尿潴留、遗精、阳痿、早泄等虚损性疾病,同时对于女子痛经、月经不调亦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现代医学角度:
现代医学认为,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淋巴液循环,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增强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明显地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可起到排泄作用,防止和消除便秘。从而有助于防治消化不良、胃炎、胃下垂、胃神经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和便秘等疾病。另外,坚持揉腹还可迅速消除积存在腹部的脂肪,有助于防治肥胖症,因为血液大量进入腹腔,因此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冠心病等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此外,揉腹可以产生的“啡肽”类物质,能够迅速缓解大脑疲劳,使人产生愉悦清爽的感觉,非常有助于脑力劳动者恢复疲劳。
针对糖尿病人的说明:
1.本保健法可以刺激内脏运动,使脏腑气血运行通畅,特别是胰腺的血运通畅,可以帮助恢复胰岛功能,唤醒沉睡的胰岛,增多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胰岛素活性,直接解决糖尿病的根本原因。
2.本保健法通过外在的手法按摩,可以促进内脏血液运行,加速肠、胃、肝脏、胰腺等的血液供应和新陈代谢,消耗血液中的糖能量,从而直接而有效的降低血糖含量。
3.金元时代的名医李东垣认为:中焦脾胃受饮食劳倦所伤是导致消渴病(糖尿病)的根本原因,这种分析恰恰与当前社会状态吻合。糖尿病人群有很大一部分四五十岁,属于社会中坚力量,饮食没有规律,要么饿过劲、要么猛吃猛喝,饥饱不调,损伤中焦脾胃;工作压力大,睡眠休息不足,疲劳得不到缓解、生命能量一直处于透支状态,这些都会导致“元气不足、阴火上升”,导致消渴的产生。李东垣把这个过程就描述为“饥饱劳役,损伤脾胃,百病丛生”,治疗从中焦脾胃入手进行调理(具体方法见下期)。只要中焦脾胃运化良好,气血运行通畅,内脏功能自然健运,胰岛功能恢复,糖尿病自然消失。本保健法以按摩腹部为主,通过外在的自我按摩,使体内中焦之气汇聚运行,恢复中焦脾胃功能,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笔者在临床中曾做过实验,凡按照规定认真做该保健法七遍(大约四十分钟),糖指数均会下降1~3不等,尿糖指数下降两个加号,最多降低三个加号,长期坚持此保健法的锻炼,可脱离降糖药物而维持血糖稳定。
揉腹
那天到林杰医生家喝茶,发现他躺在床上一边舒舒服服地享受弟子的“按摩”一边指导手法。这个“按摩”和以往我见到的不太一样,按的是肚子,手法和揉面团很像呵呵。
“这叫揉腹,非常好的一种保健。”
哦,我记得老徐看病每每要腹诊,但是没想到肚子的学问还这么大。赶紧赶紧,说说这个揉腹到底有什么好?应该怎么做?
林杰:我们做外治手法,不外乎改变的是人体的一些位置、压力、温度,还有气血的流量、流速,要改变这些东西,从腹部下手是最容易的。因为腹部很柔软容易被揉动,通过揉动促进气血在里面运行的速度,并且揉腹是有方向的,就可以改变气血的方向。当方向、压力、流量改变了,则气血的温度、速度也随之改变,所以气血的灌注会随着你的意愿去走,五脏六腑就会因为得到有效的气血灌注量而强壮起来,整个身体也就变得不一样了,所以揉腹是非常有意义的。
如果从经脉的角度,我们背后是督脉和膀胱经,前面就是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肝经,在腹部有很大的一个交织的网络,这些网络被打开以后,它所发挥的功效是非常大的。所以我非常推崇揉腹这个方法。阴阳、表里、气血都在腹部有交汇点。腹部还有个很重要的地方叫丹田,丹田是人体总的发动机,这个发动机被启动以后,它的力量是非常大的。
还有一点,揉腹简单易学,太简单了,每个人都可以学。
油麻菜:手法和动作有什么讲究吗?
林杰:手法就是一要轻揉,二要贴得紧,三不要用暴力,方向就是顺着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这个方向,顺时针。揉腹这个方法治病,效率很高常常立杆见影。比如头疼,你揉肚子两三分钟,基本上可以缓解;比如心脏病、心绞痛,揉肚子可以说一揉就缓解;比如胃痛、肠炎就更是它的适应症了。比如那天我的腰扭了动不了,助手上来揉了五分钟以后我就可以转身了,这其实是后病前治的一个方法。因为脏腑气血是相连通的,所以前面通了后面也通了,我曾经讲过,一处真通则处处皆通。腹部是最好操作的部位,全身没有一个地方比腹部更好揉。
揉腹还能很好地补气血。比吃补药都快,一揉,肠系膜上动脉都扩张了,腹部放松以后肠系膜上动脉都充血,一充血很多问题都随着解决了,比吃补药都快。肠系膜上动脉呈伞形分布,一揉开以后,里面的杂质就都排出去了,气血源源不断地灌输进来,力量非常不一样。
人之所以生病,和肠道的细菌繁殖有很大关系,肠道细菌菌群之间的比例如果协调了,很多病其实都迎刃而解。人的个体,不要认为只是人体正常细胞,它其实是细胞与细菌的共生体,人体之所以存在,细菌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的。我们的食物吃进去以后,是通过细菌分解吸收转化后变成能量,变为营养才输送到全身各部位,它必须要有这些东西的参与。菌群之间的比例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内部环境处于和谐的状态的时候,这些营养的输送才会比较完美的表达。
我揉腹很快,一到三下,三到五下就完成一个治疗过程,我的手法属于治疗。但是耐心细致的揉腹是保健,如果要达到治疗效果,除了要对腹部熟悉,还有一些技巧在里面,这个技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掌握的。而保健或者说常规治疗都是很容易掌握的,保健效果其实也是非常可观的。道德经有一句话叫“其生也柔软,其死也僵硬”,僵硬就没有活力了,生就是生命力、生机,所以它是柔软的。
腹诊在日本做得最好,中国目前是比不过的,他们从汉方学里面研究出来的腹诊,做得非常好。
油麻菜:除了揉腹,还能在肚子上做什么文章?那种无害的易学的谁都可以做的手法?
林杰:震腹。震腹目前中国震得最好的叫臧福科,他对震腹非常有研究。我们的震腹也能达到保健和治疗的效果,只是未必要达到他那个效果,还需要提高。
油麻菜:震腹有什么讲究吗?
林杰:就像拍小皮球一样,通过抖动的过程让小腹产生一种有节律的有频率的,在高频下的运动,这个运动足以推动气血往全身各个方向流动,是温补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能让人在极快的状态下放松下来,能够很快地调动肾上腺素的分泌,对平衡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
油麻菜:一般每次震多长时间?
林杰:每次一两分钟,三五分钟就行了。它的频率跟每个人的手感不一样,手放上去以后与腹部产生的共振很重要。我觉得每家每户都能自己做震腹或者揉腹的话,可以少吃很多药。
油麻菜:这个特别适合哪种类型的人呢?
林杰:虚症,它补虚非常好。当然没有绝对的虚和实,都是虚实交杂的。但是再强壮的人身体都是不平衡的,只是表现不明显,所以它其实是在潜移默化地在进行调整。
附:中里巴人推荐推腹法
推腹,顾名思义就是推肚子,用手指、手掌、拳头皆可,由心窝向下推到小腹。
简单吧,但是我还要对您苦口婆心,反复强调,这可是最好的健身法。千万不要因其简单而忽略,那样您真是把天上掉下的馅饼当牛粪了。
其实这个方法,也不是我的新发现,古来就有,但是我要告诉您一个书上没有的秘密,那就是一切慢性疾患,都可以在腹部找到相应的阻滞点。也就是说,一切慢性病都可以在腹部找到其对应的蛛丝马迹。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好处:当我们的慢性病牵延不愈,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疗的时候,那时您就去寻找这个腹部的阻滞点(也许是一个硬块,也许是一个痛点,也许是一个“水槽”,也许是一个“气团”)只要把它推开揉散,您会发现您的慢性病也随之消失了。
如果您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慢性病,但推腹时却在某个部位有阻滞点,那您一定要赶紧将它推散揉开,因为那必是个将来的隐患。
您每天早上要起床时推一次,晚上临睡推一次,平常无聊时也可推推,有人一推就会打嗝放屁,那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效果最好。有人则会腹中咕咕水声,这是在推动腹中沉积多日的浊水,这种湿浊如果不及早排出,循经上头则头痛眩晕,滞塞毛孔则皮炎湿疹,遇肝火则化痰,逢脾虚则腹泄,遗患无穷。必须及早清除。
“胃不和则寝不安”,是说肚子不舒服,就别想睡踏实觉。有人长期睡眠不好,或眠浅易醒,或辗转难眠,或噩梦不断。只能靠安定来麻醉神经,真是痛苦不堪。那我建议您赶紧推推肚子,您会很容易找到阻滞点,然后细心将它推散揉开。那么从此以后,您就可以告别漫漫长夜忧愁枕,一觉睡过日三竿了。
黄帝内经中医师承教育基地欢迎您!打造中医师承教育权威基地还原老中医手把手传教实况。汇聚国内一流的中医师资,手把手传教中医精髓。这里是国内最大的中医师承教育基地。专业中医整脊正骨培训、中医膏药制作培训、中医针灸推拿培训、中医穴位埋线培训、中医小儿推拿培训、中医刺血疗法培训、中医点穴疗法培训、中医拔罐刮痧培训、中医腹部推拿培训。白癜风哪里权威一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