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病因 > 我们的美貌与智慧,居然与肠道菌群相关

我们的美貌与智慧,居然与肠道菌群相关



你有没有这么一位朋友,每天“暴饮暴食”还骨感苗条,并常和你抱怨吃不胖的烦恼。每天不知有多少人会和小编一样,拥有一颗奋力克制的灵魂,在食物的引诱下无奈地低下头。

虽然科学家们为这种“贪吃本能论”提出了不少论据,FTO、IRX3等肥胖基因的发现说明容易发胖真的可能是天注定的宿命。

但是除了基因的影响外,肠道微生物也是人造成类肥胖的“帮凶”之一。不仅如此,除了物质能量代谢,它们对你的“控制”范围之广可能大大的超出你的想象。

我们的肠道中就寄居着10万亿个细菌,这些特殊的微生物能影响体重和消化能力、抵御感染和自体免疫疾病的患病风险,还能控制人体对癌症治疗药物的反应,甚至于你的精神和情绪也会被其左右。

肠道微生物控制形体胖瘦

科研人员发现,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醋酸盐可能是肠道微生物引起肥胖的罪魁祸首。

  在小鼠实验中发现,高热量的食物在肠道消化时,一些微生物会产生大量的醋酸盐并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大脑。醋酸盐一方面刺激神经系统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另一方面又让神经系统给胃发出释放饥饿素的指令。如此下来,小鼠就吃的越来越多,越来越胖了。

肠道微生物导致肥胖示意图(引自网络)

不过幸好不是所有的微生物都是“坏人”,小鼠肠道中另一种名为K12的大肠杆菌可以释放一些特殊的蛋白质,刺激大脑内神经细胞,从而减轻饥饿感。   

由此看来微生物中各种细菌的数量和组成是我们能否拥有吃不胖体质的关键不过治疗的过程略恶心,志愿者需要服用冻干的粪便胶囊。

肠道微生物影响智力发育

肠道微生物不仅与健康和疾病息息相关,还会影响婴幼儿发育乃至影响幼儿的智力。研究发现,随着孩子的成长与发育,他们的肠道微生物组成会发生改变。而且,发育不良的儿童,其肠道微生物组成与同龄健康儿童有显著不同,肠道微生物往往是“不成熟”的。

  在小鼠实验中,接种了“不成熟”菌群的小鼠发育迟缓,并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可见肠道细菌少也并不是什么好事,健康的关键在于菌群的多样性和有益菌的合理比例。

母乳喂养的好处就在于,母乳中的天然低聚糖能平衡婴儿的肠道微生物。而顺产婴儿因为有机会和母亲阴道微生物接触,也会帮助其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建立。

  

肠道微生物影响情绪和心理健康

  你不用怀疑,肠道微生物的确会和我们的情绪相互作用。有研究指出严重抑郁症患者机体粪便中的细菌组成和健康者粪便中的细菌是有差异的。动物实验中,改变其肠道微生物,动物的焦虑、抑郁等行为会发生改变。

  压力和肠道微生物之间更是存在微妙的双向关系。

  比如你会在一个重要的会议报告之前腹痛难忍,严重的还会晕倒。那是因为紧张刺激了你的肠道微生物,减少了五羟色胺、多巴胺等“快乐素”的合成,从而引发抑郁。而在长期压力下,你的菌群失调,又会进一步造成果糖的吸收不良,变得更玻璃心。

  而一些有害细菌的感染更是会导致精神疾病。芽孢杆菌数量占优会分泌神经毒素,可能导致自闭症,长期的破伤风梭菌感染,可能导致孤独症。

  同时,肠道菌群失调还可能导致多发性硬化症、精神分裂、慢性疲劳综合征、阿尔兹海默症和帕金森症。因此,调节肠道微生物,如服用益生菌,是维持心理健康的一个有效措施。

  

如何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那如何帮助肠道维持良好的菌群平衡呢?要多吃含有益生元纤维的谷物,水果,块根蔬菜和大豆,含益生菌的红茶酸奶,保持充足的睡眠(7小时最佳)并坚持锻炼。

同时也有科学家们对人体肠道微生物进行研究,分析了各种不同影响因子对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从中我们大概了解到,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水果、蔬菜、咖啡、绿茶、酸奶和红酒,是有利于保持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高脂、高糖食物和全脂牛奶则不利于肠道微生物的平衡发展。

  除此之外,粪菌移植也是一个备受   目前通过冻干粪便移植改善肠道微生物来治疗肥胖、肠道感染等疾病的临床项目正在火热进行当中。治疗耐药菌相关的腹泻疾病的成功率高达90%!

  也许有一天,“吃屎”不再是充满恶意的不文明用语,反而会成为充满真切关怀的健康建议,甚至代替“多喝热水”成为亲朋好友间表达关心的高频用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zjgr.com/jbby/12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