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肠菌群失调 > 疾病病因 > 腹部自有乾坤12压力山大,会使你的肠
腹部自有乾坤12压力山大,会使你的肠
明月娟娟入绣帏,
天空如洗晓星微。
更残重把银灯点,
好景依稀绕梦回。
——藏头好诗
在我读大学时,广州的院校并不是很多,我们几个院校的同学经常找自己的老乡聚会。由于各个学校都有不同的特点,不久在广州读书的学生就产生了顺口溜:“华工二流子,华农土包子,中大伪君子,暨大假洋鬼子,中山医书呆子(注:我们中山医当时还没并入中山大学)。”这些顺口溜并没有骂人的意思,只是从这些顺口溜可以看出各个院校的读书概况。我们中山医被称为“书呆子”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其他院校的同学来中山医找老乡时总是碰壁,或者要到教室才能找到人,这对于那些想来这里玩的同学情何于堪!鉴于我们学校的学生个个都拼命读书,所以不久就有了“书呆子”这个荣誉称号(嘲笑)。
虽然我们学校个个都是书呆子,但成绩却并不出众。当时的汕头医学院(后来才并入汕头大学)的学生成绩平均大多在90分以上,80分的成绩已经是垫底了;而在我们学校,每年能得到平均80分的成绩已经不错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呢?原来,这并不是我们学生不够优秀,而是老师的问题。我们学校在考试方面一直搞恐怖政策,每个学期肯定在抓10~0%的同学不及格,本来对于书呆子来说,你怎么考我们是不怕的。谁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老师为了把我们成绩搞下来,就从书本中找一些让人难于发现的问题(书缝)来考我们,故我们虽然把课本背得烂熟于心,也往往中招,考试时找不到北。后来有些头脑灵活的同学知道了这个秘密,读书时就不读那些大家认为必考的题目,专门找那些小题来读,往往能考出好成绩。有一学期我们读《药理学》,老师可能出于好心,期中考时按平时要求的重点课程来考试,这次我们每个人都得到很高的分数,大部分的成绩都在九十分以上。但却听说好心的老师内部受到校方的严厉批评,到了期末,我们又遭遇了更严厉的考试报复,我们得到了历史上最高的不及格率。
就是因为我们每年必须承受四次的考试关,很多同学都感觉压力太大,考试后就四处打听自己的成绩是否过关,很多人也因此在这段时间没有胃口吃饭。如果当时你能去饭堂作个调查,你肯定可以发现学校在这个时期大家的粮食消耗量大大减少。而我也是其中最受影响的一位,当时考试前后食量肯定大减,我现在的胃肠功能并不是很好,不知道和这个有没有关系。
那么话又说回来,压力太大真的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消化吗?会的,在《菌群大脑》一书中,作者分析了压力太大引起肠道菌群变化,导致你的消化能力下降。不信,请你跟着我的脚步来看看吧!
一、“大脑-肠胃轴”共同起作用。
真正意义上,你有两个大脑,一个在头部,一个在胃里。有趣的是,这两个器官其实是由同一类组织发展而来的。在胎儿发育阶段,该组织的一部分发展成为中枢神经系统,另外一部分则发展成为肠道神经系统。这两个系统通过迷走神经相互连接。迷走神经,即第十脑神经,从脑干一直延伸到下腹部。
研究发现,这一“大脑-肠胃轴”连接着两个大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你感到紧张时,胃部会感到不适。同样地,压力也会让大脑-肠胃轴产生变化,从而引起或直接导致多种肠胃疾病。
近期,已有大量研究针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进行了探索。一般来说,HPA轴可在承受压力时刺激肾上腺来生成化学物质皮质醇。皮质醇是身体的关键应激激素,它能帮助我们在受到威胁时进行选择,并做出本能的生理反应。但高水平的皮质醇对肠道有一定的破坏作用,首先,它会改变肠道细菌的组成;其次,皮质醇会诱发细胞中化学物质的释放从而加剧肠道的通透性;此外,皮质醇可促进免疫细胞产生更多的炎性化学物质,加剧肠道炎症,并导致进一步的渗漏。
二、研究发现。
在《生理学与药理学杂志》,有作者的特别研究中提出:“压力被认为是内环境平衡的严重威胁,对肠胃道有短期和长期的作用。压力对肠胃生理的主要影响有:
1.肠胃蠕动变化
.内脏敏感性提高
3.胃肠分泌变化
4.对胃肠粘膜和再生能力与粘膜血流量产生负面影响
5.对肠道菌群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肥大细胞(MC)是大脑-肠胃轴的重要效应分子,它能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神经递质和炎症因子的大量释放,这可对肠胃道生理产生重大影响。
三、实验室的依据,说明压力大会改变肠道菌群。
这篇最新发表于《BehavioralBrainResearch》的文章证实,心理压力会改变肠道菌群,肠道细菌还能指示竞争优胜劣汰。
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常见的压力是社会压力,这种压力能引发或恶化人类精神疾病。乔治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在轻微社会压力下,叙利亚仓鼠的肠道菌群变化,同时,他们想知道,肠道菌群差异是否会影响仓鼠在竞争中的“输”和“赢”。
仓鼠是研究社会压力的理想模型,因为它们与其他动物接触后很快就能形成优劣等级。在研究中,将成年雄性成对放置,它们立即开始竞争(PK),从中选出优胜者(赢家)和从属者(输家),实验过程中每只仓鼠的地位也会保持下去。研究人员在仓鼠成对接触之前和经历9次PK之后,采集它们的肠道微生物,未参加PK的仓鼠作为对照,因为它们未经社会压力。
“我们发现,一次社会压力就会导致仓鼠肠道菌群发生变化,反复暴露,变化越来越大,轻微心理压力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与更严重的生理压力后果类似,”神经科学教授KimHuhman博士说。
“因为输家比赢家释放更多压力荷尔蒙,我们开始推断,输家肠道微生物菌群变化可能比赢家更明显。但意料之外,我们发现不管输赢,社会压力使仓鼠体内菌群都发生了总体变化,区别在于特定菌种的变化有所不同。”
另一个独特的发现来自仓鼠PK前采集处理,这些样本被用来确定是否能预测动物的PK输赢。“有些细菌似乎真的可以预测动物是否为赢家或输家,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发现,”Huhman说。
“这些实验结果表明,肠道菌群和大脑存在双向沟通,压力会影响微生物组成,反过来,特定细菌进而影响压力反应,”神经科学研究所助理教授BenoitChassaing博士说。
从这些仓鼠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压力对于人体或者动物都一样可以引起菌群变化,导致肠道疾病。
四、菌群移植实验也说明通过肠道细菌感受压力变化。
在实验室测试中表现出抑郁型行为的老鼠,压力会改变他们的肠道微生物群-肠道中的细菌群。此外,当研究者将这些易受压力影响的老鼠体内的细菌移植到没有受到压力的老鼠体内时,受试动物也表现出了类似的行为。压力也会增加敏感大鼠大脑的炎症,这种炎症在接受细菌移植后出现在无压力大鼠身上。
研究者Bhatnagar说:“并非所有人对同样的压力做出相同的反应——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精神疾病,而另一些人则更有韧性。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实验动物身上。”
在啮齿动物中,社会等级和领地性是压力的主要来源。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员使用经过验证的行为工具,如强迫游泳测试或社交失败测试,来模拟压力源,以研究动物如何使用应对策略来应对压力。消极应对的老鼠更容易受到压力的影响,因为它们也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和抑郁类型的行为,而积极应对的老鼠对社会压力的影响更有弹性。基于这些评估,研究人员将这些动物分为易受伤害的(易感性)和有弹性的。
研究小组接着分析了易感性大鼠、弹性大鼠、非应激对照组和安慰剂组的粪便微生物群落。他们发现,与其他组相比,易感性大鼠体内某些细菌(如梭状芽胞杆菌)的比例更高。
然后,他们将三组供体的粪便移植到没有受到压力的大鼠身上,这三组供体分别是易感性大鼠、有弹性的大鼠和对照组的非压力大鼠。结果发现,不同的微生物群落改变了抑郁样行为。接受易感性移植的大鼠更有可能采取抑郁样行为,而接受来自弹性动物或非应激动物移植的大鼠在行为或神经测量方面没有任何变化。受体大脑炎症过程的模式也与易感性动物的大脑相似,这表明肠道细菌(如梭状芽胞杆菌)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促进了这种炎症。
五、怎样减少压力并改善肠胃健康?
长时间压力过大对人体会造成很大伤害,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舒缓压力便会造成这一系列的健康问题,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到心情愉悦,这样才能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首先要保持运动,适当地运动能使人心情愉悦、释放压力,更有益提高身体素质,一般建议选择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羽毛球等都是不错的项目,不妨可以叫上亲朋好友一起,更能解开心中烦恼,从而缓解压力。
其他的有效减压方法包括祈祷、冥想、保持微笑和瑜伽。还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转移你的苦恼,也是减少压力的一个途径。
腹部自有乾坤(13):藏在腹部的秘密:腹部全息针灸按摩可以治疗疑难杂症。
腹部自有乾坤(14):脐疗可以治疗疑难杂症。
腹部自有乾坤(15):以形治形,动物的肠可以治疗人体肠道疾病。
腹部自有乾坤(16):中医的健脾疗法为什么能治大病。
腹部自有乾坤(1):古代圣贤为什么认为人体的“丹田”在腹部?
腹部自有乾坤():难于相信,肠道竟是人类的第二大脑!
腹部自有乾坤(3):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腹部自有乾坤(4):阑尾是人体内的无名英雄。
腹部自有乾坤(5):肠道内微生物是人体的营养师。
腹部自有乾坤(6):他们为什么戒不了酒?
腹部自有乾坤(7):肠道微生物和黄酮联手抵抗流感病毒感染。
腹部自有乾坤(8):发酵食物为什么从古老时代就受大家欢迎。
腹部自有乾坤(9):大脑健康,始于肠道!
腹部自有乾坤(10):肠道菌群是中草药治疗糖尿病的功臣!
腹部自有乾坤(11):人类的胖瘦,肠道细菌说了算。
以生命豪赌(1):险!不输液反而救命!!
正在被遗忘的珍贵中药(18):不要忘记了路边的野刺苋!
正在被遗忘的珍贵中药(16):凤凰牛仔——土薄荷草仔的故事。
陈伟钊